教学研究

经典的传承 心灵的歌唱——记第五届“百舸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六)

来源:一附小 发布时间:2018-10-30浏览次数:

10月24日,第五届“百舸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音乐组专场在我校第一附属小学举行。长沙市教育科学院音乐教研员娄瑶琪老师莅临现场指导,第一师范音舞学院和兄弟学校的老师们与我校艺术组老师共同参与了本次研讨。

陈洁老师的音乐课在一曲《当你老了》的班级合唱中温情开幕。伴着触动心灵的乐声,陈老师与学生亲切对话,通过情感的联结巧妙地引入课题《游子吟》。她引导学生通过模仿缝衣时出针、入针的动作去体会音乐要素与情境,以古诗吟诵为新学堂歌的演唱润色,用合唱提升学生艺术表现力,巧妙落实音乐要素与古诗之间的联系。通过了解作曲家谷建芬与“新学堂歌”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一步步走进诗歌意境,感受音乐创作的魅力。在教学临近结束时,陈老师就谱填词,演唱了一曲《学子吟》,激发了孩子们课后尝试“有感而发”的音乐创作,将课堂的气氛推至高潮,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鲁平老师选取了一首大家熟悉的《送别》。鲁老师带着学生了解学堂乐歌的相关知识,向学生介绍词作者李叔同的生平与曲调的由来,并通过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体会音乐的结构、了解背后的故事,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深刻体会歌曲内涵的基础上,鲁老师强化了气息、声音与演唱技巧的训练,反复让学生体验歌曲中的情感,并带上情感去演唱歌曲。“孩子,这份离别的深情,我明白你们已经真切地感受到了。”听着教室里充满感染力的歌声,一位听课的老师含泪小声地感叹着。

课后,音乐教研员娄瑶琪老师紧扣音乐核心素养与国家音乐质量检测标准,对两堂课进行详细到位的点评。她高度赞赏两位老师善于挖掘学生熟悉的音乐素材进行教学,以吟唱为趣,甚至通过吟唱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到经典的内涵,达到了以情育人,以美育人的学科教学目标。两位音乐老师均在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发展的方面进行有效的尝试,并达成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版权所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地 址: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三路1015号 邮 编:410205
  湘ICP备05000548号 湘教QS1-200505-000191
管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电子邮箱:hnysxcb@126.com